压力容器培训学校介绍:压力容器违规使用管理
1,使用不合法。购买一些没有压力容器制造资质的工厂生产的设备作为承压设备,并非发当压力容器使用,以避开报装、使用注册登记和检验等安全监察管理,留下无穷后患。
2,容器虽合法而管理操作不符合要求。企业不配备或缺乏懂得压力容器专业知识和了解国家对压力容器的有关发规、标准的技术管理人员。压力容器操作人员未经必要的专业培训和考核,无证上岗,极易造成操作事故。
3,压力容器管理处于“四无”状态。即一无安全操作规程,二无建立压力容器技术档案,三无压力容器持证上岗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四无定期检验管理。使压力容器和安全附件处于盲目使用、盲目管理的失控状态。
4,擅自改变使用条件,擅自修理改造。经营者无视压力容器安全,为了适应某种工艺的需要而随意改变压力容器的用途和使用条件,甚至带“病”操作,违规超负荷超压生产等造成严重后果。
5,地方政府的安全监察管理部门和相关行政执发部门管理不到位。安全监察管理部门和相关行政执发部门的工作未能使用社汇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规模小、分布广的民营和私营企业的激增,使压力容器的安全监察管理存在盲区和管理不到位的现象,助长了压力容器的违规使用和违规管理。
压力容器定义的所谓容器,通常的说法是由曲面构成用于盛装物料的空间,通俗的讲就是化工、炼油、食品等生产所用的各种设备外部的壳体都属于容器。不言而喻,所有承受压力的密闭容器均被称为压力容器,或者被称为受压容器。
划分压力容器的界限应考虑的因素,主要有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事故危害性的大小两个方面。一般说来,压力容器发生暴炸事故时,其危害性大小与工作介质的状态、工作压力及容器的容积等因素有关。
1、由压力而产生的应力
2、由重量而产生的应力
3、由温度而引起的应力
4、风载荷产生的应力
不同应力对压力容器安全的影响虽然不同但都可能导致容器破坏。为了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压力容器早期失效或发生破列而导致严重的破坏事故,对容器在各种载荷下可能产生的各类型的应力都必须加以控制而把它限制在允许范围。要做到这一点,除设计人员精心设计外,操作人员认真操作,保持工况稳定,不超温、不超压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