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时代,焊接已经从一种传统的热加工技艺发展到了集材料、冶金、结构、力学、电子等多门类科学为一体的工程工艺学科。而且随着相关学科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不断有新的知识融入在焊接之中。 剖析现代的焊接不难发现其愈发显现出的几大特征: 1、焊接已成为流行的连接技术 在当今工业社会,没有哪一种连接技术象焊接那样被如此广泛、如此普遍地应用在各个领域。而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其具有竞争力的。 2、焊接显现了较高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在人类社会步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焊接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当今世界的许多新科研成果、前沿技术和高新技术,诸如:计算机、微电子、数字控制、信息处理、工业机器人、激光技术等,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焊接领域,这使得焊接的技术含量得以提高,并在制造过程中创造了较高的附加值。
下向焊施工要求: (1)焊接工艺评定及焊工考试。焊接工艺评定应按照《油气管道焊接工艺评定办法》(SY 4052—92)执行.焊接工艺评定应包括对缺陷修补的要求;下向焊焊工考试应按照《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BG 236)第六条规定进行培训和考试心J. (2)焊前准备。管道下向焊施焊前,应根据焊接工艺评定制定下向焊接及缺陷修补工艺规程;管道施焊前,应将坡两侧各50 mm表面上的油污、浮锈、水分、泥沙、气割后的熔渣、氧化皮等杂物,以及坡口内侧机加工等毛刺清除干净,使坡口及两侧各大于10 mm范围内外表面露出金属光泽;当管子在沟外焊接时,管口处的作业空间不应小于500 mm;在管沟内焊接时,工作坑尺寸应能保证焊工操作顺利和施工安 全。 (3)焊接施工工艺及要求。管道组对宜选用内对口器,在撤离内对口器前须焊完全部根焊道.若采用外对口器时,撤离外对口器前根焊道须焊完50%,根焊道每段长度应近似相等,且均匀分布;施焊时,管子应保持平稳,不得受到震动和冲击;焊机地线连接应牢固,禁止地线与管材间发生电弧,管材表面;施焊时严禁在坡口外管材表面上引弧;根焊道须熔透,背面成型应良好;根焊道焊完后,应尽快进行热焊接,根焊道与热焊道焊接间隔时间不宜超过5 min;施焊时更换焊条应迅速,应在熔池未冷前换完焊条,并再行引弧;全位置下向焊接应遵循薄层多遍焊道的原则,层间须仔细清除熔渣和飞溅物,外观检查合格后方可焊下一层焊道;每相邻两层焊道更换焊条时,接头不得重叠,应错开20 mm~30 mm;每根焊条引弧后应一次焊完;每层焊道应连续焊完,中间不应中断;要保证焊道层间温度要求,每道焊El应连续焊完.
1.发现触电者的时候,应该立刻拉下电闸,并使用绝缘木棒胶管等是其脱离电源,并迅速进行人工呼吸,未切断电源前,千万不能用手直接拉人体的部分。 2.严禁焊接未经清洗、置换、分析合格的装过有毒物品的容器、管道等以及带电带压设备。 3.在多人工作层作业或固定场所施焊时,应设防护屏障。 4.下雨天气不准露天焊接。必要时须采取防护措施方可进行。在低洼地方和金属容器内焊接时,除穿戴绝缘鞋、绝缘手套外,并应设有绝缘垫板。 5.在清除铁锈焊接时,须戴防护眼镜。 6.在移动电焊机的时候,要先切断电源才能移动。 7.高处焊接(2米以上)应办理高处作业许可证和遵守高处作业安 全操作规程。 8.电焊机在有水易潮处应垫高于地面,露天放置应设防雨棚,夏季应设在通风处,使用时温度不超过60℃。 9.焊接时,工件要放稳,并有防止歪倒和坠落的措施。 10.工作中断和下班时要切断电源,整理设备场地,收好工件,熄灭火种。 11.电焊机应有专人管理,按时检查维护,电焊工应定期进行体格检查。 12.检修转动设备或进入设备内,须事先办理检修证和进入设备作业证,联系操作工同意后,通知电工切断电源,采取防护措施,并按规定设专人监护方可施工。